【2018年科普部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2018年,科普部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
1. 科学普及活动广泛开展
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科普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展览、互动体验等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过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 科普阵地建设持续推进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新增2个市级科普示范点,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科普网络体系。同时,加强对现有科普场馆的管理与运营,确保资源高效利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科普服务。
3. 科普宣传渠道不断拓展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发布科普文章、视频等内容,扩大科普影响力。全年累计发布科普信息200余篇,阅读量突破50万次,初步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普传播体系。
4.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加强
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科普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年共举办科普骨干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达150余人次,为今后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2018年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基层单位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科普内容创新不够,缺乏吸引力;三是科普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2019年工作打算
1. 强化统筹协调,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发展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科普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增强政策保障力度。
2. 丰富内容形式,提升科普吸引力和实效性
结合群众需求,打造更多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鼓励运用新技术手段,如VR、AR等,增强科普体验感和互动性,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3. 加大资源整合,优化科普服务供给
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科普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农村、社区等薄弱地区的科普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科普差距。
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持续开展科普人才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2018年是科普部务实奋进的一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