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42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8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技术创新、用户规模、应用拓展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根据《2018年第42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稳步增长,网络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突破8亿大关,达到8.29亿人,较上一年末增长约3.5%。其中,手机网民数量持续扩大,占比高达98.6%,显示出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主流使用方式。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网民数量也保持较快增长,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社交、电商、在线支付、短视频等领域的活跃度显著增强。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互动作用;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在“双11”等购物节期间创下惊人的交易额,反映出线上消费的强大潜力;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使得无现金社会逐步成为现实。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正加速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然而,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谣言治理等问题。相关部门持续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健全网络法治体系,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总体来看,201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应用深化的良好态势。未来,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