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0:51:54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了解燃烧的基本现象及燃烧所需的条件。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懂得正确使用火源。

二、活动准备:

- 蜡烛若干(带烛台)

- 火柴或打火机(由教师操作)

- 小盘子或玻璃杯

- 水、小石子

- 记录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蜡烛燃烧吗?它会发出什么光?会有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2. 观察与实验(15分钟)

(1)教师点燃一支蜡烛,让幼儿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以及蜡烛的变化。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火焰是怎样的?蜡烛变短了吗?有没有气味?”

(3)进行简单实验:

① 将蜡烛放在小盘子里,点燃后用玻璃杯罩住,观察火焰是否会熄灭。

② 在另一个盘子里加入水和小石子,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火焰是否能持续燃烧。

3. 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用杯子罩住蜡烛后火焰会熄灭?”“为什么蜡烛在水里不能继续燃烧?”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总结。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蜡烛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果被隔绝了空气,火焰就会熄灭。同时,水不能支持燃烧,所以蜡烛在水里也会熄灭。”

最后,教师提醒幼儿:“虽然蜡烛很有趣,但我们一定要在大人帮助下使用火源,注意安全。”

四、活动延伸:

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蜡烛或灯泡,记录它们的发光特点,并在下次活动中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燃烧的基本现象,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思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