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采购管理制度》】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物资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学校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学校采购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教学设备、办公用品、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类项目的采购活动。所有涉及采购行为的部门和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确保采购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一、采购原则
学校采购应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择优选择、节约高效”的基本原则。采购活动应当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出发点,兼顾质量与成本控制,杜绝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采购方式
根据采购物品的性质和金额大小,学校采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公开招标:适用于金额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采购项目,通过公开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投标,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2. 竞争性谈判:适用于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事先确定详细规格的采购项目,由采购方与多个供应商进行谈判,最终确定最合适的合作方。
3. 询价采购:适用于金额较小、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相对固定的物品采购,通过向多家供应商询价,比较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4. 直接采购:在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经审批后可由学校相关部门直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但需做好备案和记录。
三、采购流程
1. 需求申报: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采购申请表》,明确采购物品名称、数量、用途及预算,并提交至采购管理部门审核。
2. 审批流程:采购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初审后,报分管校领导批准,重大采购项目还需提交校务会议讨论决定。
3. 组织实施:采购管理部门根据审批结果,组织相关采购活动,包括发布公告、接收报价、组织评审等。
4. 合同签订:采购完成后,双方签订正式合同,明确权利义务、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内容。
5. 验收与付款:货物或服务完成后,由使用部门组织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付款手续。
四、监督管理
学校设立专门的采购监督小组,对采购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采购行为合法合规。同时,鼓励教职工和社会各界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举报,维护学校利益和公共形象。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学校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学校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体系,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