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2. 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的是( )
A. 桃花源内部景象
B. 桃花源入口处的景色
C. 作者回家的路途
D. 外界自然风光
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人( )
A. 对外界的不了解
B. 对历史的熟悉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未来的憧憬
4. 本文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作者对( )的向往。
A. 繁华都市生活
B. 和平宁静的社会
C. 帝王权力
D. 军事战争
5.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B. 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C.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延伸)
D. 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2. 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写了桃花源的__________。
3. 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对__________社会的追求。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叹惋”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
5. “后遂无问津者”说明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__的地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述《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吗?为什么?
四、阅读理解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场景?(2分)
2.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3分)
3. 这段文字体现了桃花源人的什么特点?(5分)
五、作文题(10分)
请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表达你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精神家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A
4. B
5. C
二、填空题
1. 陶渊明
2. 居住环境
3. 和谐安宁
4. 对现实的不满
5. 神秘而不可寻
三、简答题
1. 《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位渔人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桃花源,那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们生活安逸。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2. 答案不唯一,可以是“不是,因为桃花源是一种理想化的象征,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者“是,因为它可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四、阅读理解题
1. 描写的是桃花源内部的景象。
2. 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等词句,展现了桃花源的开阔、整洁、富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这段文字体现了桃花源人生活的和谐、安定,以及他们与自然的融合,反映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五、作文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