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对泣的意思(成语词典)】“牛衣对泣”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夫妻或亲人之间在贫困、艰难处境中相互安慰、共度难关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温情。
一、成语出处
“牛衣对泣”最早见于《汉书·王章传》。据记载,西汉时期的王章在落魄之时,因家境贫寒,只能披着粗布做的“牛衣”(即给牛穿的蓑衣)来御寒。他的妻子见他如此困苦,便在一旁哭泣,二人相依为命,共度艰难时光。后人便用“牛衣对泣”来形容这种夫妻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的情景。
二、成语释义
从字面来看,“牛衣”指的是牛所穿的衣物,象征着贫苦;“对泣”则是两人相对而哭,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悲痛与无奈。整体而言,“牛衣对泣”强调的是在生活困顿、命运多舛的情况下,亲人之间依然不离不弃、互相慰藉的精神。
三、成语用法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中,尤其是在描写家庭关系、爱情故事或历史人物时较为常见。例如:
- “他们虽身处逆境,却始终‘牛衣对泣’,不曾分离。”
- “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也曾经历过‘牛衣对泣’的艰难岁月。”
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同事之间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情景。
四、文化内涵
“牛衣对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首先,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视家庭伦理和亲情的价值观;其次,它也反映出古人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乐观精神。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依然能够保持希望,携手前行。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同舟共济、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 反义词:分道扬镳、背信弃义、各奔东西
六、结语
“牛衣对泣”作为一则富有情感力量的成语,不仅记录了古代人的生活状态,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观念与人性光辉。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了许多,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依然弥足珍贵。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种挑战,愿我们都能像“牛衣对泣”中的主人公一样,彼此扶持,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