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财务核销管理办法】为规范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资产损失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纳入财务核算范围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各类资产。凡涉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财务核销的相关业务,均应依照本办法执行。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
1. 谨慎性原则: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应合理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及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避免资产价值虚高。
2. 真实性原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基于实际发生的减值情况,不得人为操纵或虚增、虚减资产价值。
3. 及时性原则:发现资产减值迹象后,应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评估并计提减值准备,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真实状况。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程序
1. 减值迹象识别: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减值迹象(如市场价值下降、技术落后、使用效率降低等)应及时上报财务部门。
2. 初步评估与分析:财务部门收到减值迹象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资产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专业评估。
3. 专业评估与审批:对于重大资产或复杂情况,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管理层审批。
4. 计提与入账:经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并调整相关会计科目,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四、财务核销管理规定
1. 核销条件:资产若已确认无法收回或丧失使用价值,且经过充分论证后仍无法恢复,可申请财务核销。
2. 核销程序:核销申请需由相关部门提出,提供详细说明及相关证据材料,经财务部门审核、管理层批准后方可执行。
3. 核销后处理:核销完成后,应更新资产台账,做好相关记录,并按规定进行税务申报和信息披露。
五、责任与监督
1.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资产的管理负责,确保资产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财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确保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核销工作的合规性。
3. 对于未按本办法执行、造成资产损失或财务信息失真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下属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公司备案。
通过本办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公司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规范化水平,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