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x】“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短短四句,却道尽了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境。诗中写道:“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矛盾情感:既渴望回到故乡,又因长久未归而心生畏惧。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岭南之后,历经数年,终于有机会北归。然而,当他即将渡过汉江,接近故乡时,内心却充满了不安与犹豫。他担心家乡的变化、亲人的状况,甚至害怕听到关于自己过去的传闻。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正是许多离家多年的人在归乡前都会经历的情感波动。
“岭外音书绝”一句,道出了他在边远之地与家乡失去联系的孤独感。岭南地处南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得他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几乎中断。整整一个冬天,再迎来春天,时间仿佛凝固,思念也愈发浓烈。而“经冬复立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轮回,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煎熬与等待。
当真正踏上归途,接近故土时,那种久违的亲切感却反而让他感到紧张。他不敢向路上遇到的人打听家中情况,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这种“不敢问来人”的举动,看似胆怯,实则是一种深沉的爱与责任。他怕听到坏消息,更怕面对可能已经改变的一切。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以极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情感画卷。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深处情感的真实写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对未知的恐惧,始终未曾改变。
“渡汉江”虽是一首古诗,但它的意境与情感,依然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当我们离开家乡,踏上异乡的路,心中总有一份牵挂;当我们再次归来,面对熟悉又陌生的风景,也会有几分忐忑与不安。正如宋之问所写的那样,真正的乡愁,不只是距离的遥远,更是心灵的徘徊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