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范文】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道路边坡支护项目,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作为主要的挡土结构。挡土墙位于道路一侧,主要用于防止土体滑动和保持边坡稳定。墙体总长度约为120米,高度根据地形变化在3~5米之间,基础埋深约1.5米,墙体采用C25混凝土浇筑,砌体材料为M7.5水泥砂浆砌块。
二、施工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
3.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4. 工程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
三、施工准备
1. 现场清理:对施工区域进行清表处理,清除杂草、树根等障碍物,确保场地平整。
2.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坐标点定位,确定挡土墙的位置、轴线及高程,并设置控制桩。
3. 材料准备:提前采购合格的水泥、砂石料、砌块、钢筋等材料,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机械设备进场: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振动棒等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工艺流程
1. 基坑开挖
按照设计标高和尺寸进行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修整,确保基底平整、密实。开挖过程中注意排水,避免雨水浸泡基坑。
2. 基础施工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模板采用木模或钢模,混凝土振捣密实,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墙体砌筑
砌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砌筑前应湿润砌块,确保粘结牢固。砌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不超过50cm,砌缝饱满,错缝搭接合理。
4. 墙背回填
墙体完成后,墙背采用砂砾或碎石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不小于95%。回填时应注意避开墙体,防止挤压变形。
5. 泄水孔设置
在墙体适当位置设置泄水孔,孔径一般为φ50mm,间距2~3m,呈梅花形布置,确保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导致墙体破坏。
6. 墙面抹面
墙面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约2cm,确保表面平整、美观。
五、质量控制措施
1. 所有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确保各工序符合标准。
3. 对关键部位如基础、砌体接缝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材料进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等,确保可追溯性。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 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志,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
2.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3.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确保安全运行。
4. 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清,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整洁有序。
七、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期间采取防尘措施,如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
2. 废弃物分类堆放,及时清运,不得随意丢弃。
3. 减少夜间施工,避免噪声扰民。
八、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30天,具体安排如下:
- 第1~5天:施工准备及基坑开挖
- 第6~15天:基础施工及墙体砌筑
- 第16~25天:墙背回填及泄水孔设置
- 第26~30天:墙面抹面及验收
九、总结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通过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实现,为后续道路工程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