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唐诗鉴赏】《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仅二十字,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中的孤寂之情。这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历来被奉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诗文如下: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通过“峨眉山月”这一意象,勾勒出一个静谧而悠远的夜晚景象。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夜之时,峨眉山上的月亮只露出半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将月影投映在江水中,随波逐流,仿佛月光也随着江水一起漂泊,暗示诗人内心的漂泊之感。
后两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则由景入情,描写了诗人夜间启程前往三峡,途中思念友人,却无法相见,只能望着江水奔流而感慨万千。这里,“思君不见”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情景交融,既有自然之美,又含人情之深。李白善于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而这首《峨眉山月歌》正是他这种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诗中没有直白的抒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游侠”精神。诗人离开家乡,踏上旅程,面对未知的远方,心中既有豪情,也有乡愁。这种复杂的情感,在短短四句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总的来说,《峨眉山月歌》虽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是一首极富意境和情感深度的唐诗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至今读来,仍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