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之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李氏之鸠》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的文言短文,讲述了李氏家中一只鸠鸟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善行带来的回报。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古代寓言类散文中的佳作。
一、原文节选:
李氏有鸠,其色甚丽,性亦驯。每晨鸣于庭,声清而和。主人爱之,常以谷哺之。久之,鸠亦知人意,见人则止,不复飞去。
一日,邻家失牛,疑为盗,欲捕之。李氏闻之,急往劝曰:“此非盗也,殆为野兽所伤,或误入林中耳。”遂率众往寻,果得牛于山下。牛虽疲,尚能行。
后数日,鸠忽飞至邻家,栖于屋檐。邻人见之,惊曰:“此鸠乃李氏所养,何故至此?”鸠不飞去,似有所求。邻人遂感其意,自是与李氏交好,邻里和睦。
二、译文:
李氏家里有一只鸠鸟,羽毛颜色非常鲜艳,性格也很温顺。每天早晨它都在院子里鸣叫,声音清脆悦耳。主人非常喜欢它,常常喂它谷物。时间久了,鸠也懂得了人的心意,见到人就停下来,不再飞走。
有一天,邻居丢失了一头牛,怀疑是被偷了,想要去抓人。李氏听说后,急忙前去劝阻说:“这未必是小偷,可能是被野兽伤害了,或者误入山林去了。”于是带领众人去寻找,果然在山下找到了那头牛。虽然牛有些疲惫,但还能行走。
几天后,鸠忽然飞到了邻居家,停在屋檐上。邻居看到后惊讶地说:“这只鸠是李氏家养的,怎么会到这里来?”鸠没有飞走,似乎有什么请求。邻居明白了它的意思,从此与李氏关系变得友好,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鸠”有何特点?
答:鸠颜色鲜艳,性格温顺,叫声清脆悦耳,并且通人性,能够理解主人的心意。
2. 李氏为何劝阻邻居抓捕偷牛者?
答:李氏认为牛可能不是被盗,而是被野兽伤害或误入山林,因此劝阻邻居不要轻易冤枉他人。
3. 鸠为何会飞到邻居家?
答:鸠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李氏的感激之情,或是希望邻人能因李氏的好意而与之和好。
4.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答:文章通过李氏与鸠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李氏帮助邻居的行为,体现了善良、仁爱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倡导邻里和睦、互相信任的价值观。
四、总结:
《李氏之鸠》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善良行为的推崇与对社会和谐的向往。这篇文章适合用于语文教学或文言文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提升文言文理解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