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节水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农田灌溉用水效率,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县于2012年开展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现结合实际情况,对本次测算分析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优化措施。
一、工作背景与目的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灌溉水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根据水利部及重庆市水利局的相关部署,我县在2012年启动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掌握当前灌溉用水效率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二、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测算分析工作由县水利局牵头,联合农业、气象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灌溉面积统计、灌水方式调查、用水量监测、田间水分消耗测定等。同时,采用实地测量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用水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估。
三、主要成果
通过本次测算分析,基本掌握了全县主要农作物的灌溉用水情况,初步建立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计算模型。结果显示,我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存在部分区域灌溉方式落后、用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用水效率的提升。
四、存在问题
1. 灌溉设施老化,部分渠道存在渗漏现象,导致水量损失较大。
2. 农民节水意识不强,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浪费严重。
3. 水资源调度不够科学,季节性缺水问题仍然存在。
4. 数据采集手段较为传统,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五、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渠道防渗工程,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耗。
2. 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
3. 加强农民节水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水意识,引导科学用水。
4.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精准计量与动态监控。
六、结语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监测与优化。通过本次自查,我们不仅发现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大节水型农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彭水县水利局
2012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