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腊月,家乡便开始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清晨推开窗子,薄雾笼罩着村庄,空气中夹杂着柴火燃烧后的清香,那是奶奶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她正在蒸年糕,糯米粉与红糖混合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一缕温暖的阳光洒进心底。
村口的大槐树下,总能见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放鞭炮。胆大的男孩点着引线,捂着耳朵退后几步;胆小的女孩则躲在角落里偷偷张望,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期待。一声脆响炸开时,他们的笑声也随之飞扬,那是属于童年的纯真与欢乐。
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大人们推着手推车,挑选新鲜的蔬菜和活蹦乱跳的鱼虾;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在琳琅满目的玩具摊前流连忘返。卖糖葫芦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红彤彤的果子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在冬日里格外诱人。而那熟悉的吆喝声,也成了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鱼象征“年年有余”,饺子形似元宝,寄托着对来年财富和幸福的祝愿。饭后,大家守岁聊天,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爆竹声,为这温馨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喜庆。
年初一,天刚蒙蒙亮,鞭炮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人们穿上新衣服,互相拜年祝福。长辈们给晚辈压岁钱,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接过红包,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这种简单却真挚的仪式感,让年味愈发醇厚。
家乡的年味,是食物的香味,是孩童的嬉戏,是亲人的团聚,更是一种深深镌刻在血脉中的情感纽带。无论走多远,只要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听到那一声声问候,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