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译文
匈奴还未被平定,魏绛再次踏上征途。
在三河之地惆怅地告别,却要追随六郡的英雄。
雁门山横亘于代州之北,狐塞紧邻云中郡。
请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你的威名。
赏析
这首诗开篇即点明了魏大从军的原因——匈奴未灭,国家仍需英勇之士来保家卫国。陈子昂以历史人物魏绛为例,强调了从军的重要性。接着,他通过“怅别”二字,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的不舍与惆怅。然而,这种情感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诗人很快转向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待和鼓励。
诗中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两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环境,还暗示了战事的严峻。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友人肩负的责任重大。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激励友人不要仅仅满足于前人的成就,而应争取更大的荣耀。
阅读答案
问题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殷切期望与深切祝福,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问题2: 诗中提到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有何作用?
答案: 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地形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险峻,还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局势,为全诗奠定了雄浑悲壮的情感基调。
问题3: 如何理解“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只是继承前人的功绩,而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它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期许,希望他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留下自己的印记。
以上就是关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的详细解读。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一首送别之作,又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佳作。